查看原文
其他

李杰:以技术之美重塑木构建筑的真实性

建筑实践
2024-08-31

采访刊载于《建筑实践》048辑特辑:

竹木 · 建构


<<<

李杰

LI Jie

上海成执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创始人、总建筑师


采访:黄心怡

Interviewer: HUANG Xinyi


 AP 特辑人物 

李杰,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国家注册规划师,高级工程师,国际认证高级绿色工程师,上海城市规划及城市更新专家库专家,江西师范大学城市建设学院客座教授,上海建筑学会建筑创作奖评委,FA青年建筑师奖评委,世界华人建筑师协会资深会员。主持参与的项目包括国内大型城市综合体、鼎级酒店度假村、文化地标;从业期间屡获殊荣,同时荣膺意大利设计奖A’Design Awards铂金奖,美国IDA年度最佳建筑设计奖、商业建筑类金奖,加拿大国际最佳木结构设计奖,德国Iconic Awards标志性设计大奖,德国German Design Awards设计大奖等各大奖项。





AP

2013年,您创立了成执设计(以下简称 “成执”),3年后又开设了木构研究中心,并于2017年正式成立隽执科技(以下简称“隽执”),专门从事现代木结构研究与实践。这并不是一个建筑师在创业初期常会作出的决定,木结构目前仍是相对小众的领域,而您却为此投入了相当的成本和精力,对此您抱有哪些计划和考量?


李杰:

对我来说,这个决定既不是冒险,也不仅是因为情怀,而是一个更加理性的选择。成执自2013年成立起,一直处于稳健而快速的发展阶段,也因此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更好地探索未来的发展方向。我们认为装配式建筑是将来重要的发展趋势,所以在成立之初,便以装配式建筑与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技术的结合为出发点,率先成立了自己的BIM研究中心。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对预制混凝土(Precast Concrete, PC)结构、钢结构、木结构等多种结构形式进行了比较和研究。一方面,预制混凝土结构适用于大型建筑,多为综合型的建筑设计院所用。作为一家方案型的建筑设计公司,预制混凝土结构不完全适合我们的研究方向。另一方面,经过对钢结构建筑的研究以及小规模项目的实践,我们发现装配式钢结构技术还不够完善,其施工难度远高于混凝土现浇,在实践层面上效果不尽理想。相较之下,木结构在材料表现与技术稳定性等方面都表现出色,具有极大的发展空间和取代前者的潜力。

重庆华宇御临府艺术中心 © 存在建筑


从创立BIM研究中心到开设木结构研究中心的3年期间,我们对国内及国外的大量木结构建筑案例做出拆解和研究,对产业、材料性能和国家规范进行深入了解,并对国内未来的建筑产业化发展进行预判。2015年,国内的木结构防火规范和建筑验收规范制定基本结束,所以我们于2016年成立了木结构研究中心。我们对现代木结构研究与实践的选择,是以对未来建筑发展趋势的把握和对整个建筑行业的理解为基础的。





AP

木结构建筑的落成涉及到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包括材料生产、建筑设计、建造施工及管理运营等各个方面。您为什么会选择关注设计和施工阶段的结合,并提出“设计建造一体化”的理念?该过程在公司架构层面是如何实现的?


李杰:

这个问题其实跟前述我们对自身发展路径的探索密切相关。在早期进行BIM研究的过程中,我就已经意识到在未来,纯粹通过绘图来理解设计是远远不够的。一个真正的建筑师,需要具备把自己的创意想法由图纸落实到现实之中的能力。例如国际上推行的建筑师负责制,要求建筑师参与到项目全生命周期的设计与管理里。反观国内,多年以来大家对建筑设计的理解大多停留于图纸的绘制,而我认为建筑行业的设计与建造一体化必然会成为未来最重要的趋势之一。建筑项目从开始设计到最终落地的过程要如何更好地实现,一是对图纸本身的要求,二是工业化的建造方法,三是前后端的贯穿式管理。我觉得这不仅是实现建筑师理想的必然,也是国家产业发展的必然。


在公司管理层面上,要想实现“一体化”的理念还是非常困难的。因为真正具有如我所说的建筑师思维,并能够胜任建筑设计和建筑管理的综合型人才少之又少。其难度非常之大,尤为需要个人的自我要求和能力提升。但是我觉得现在很多人都已经具有这样的意识,逐渐开始培养相关的技能或者知识。

鄢陵建业君邻大院时光馆 © 行知影像

福州首开国仕府汤屋 © 张虔希


成执对于“设计建造一体化”的构想有两个层面。第一,每个项目除建筑设计本身外,也包括相关的室内、景观等设计内容。因此我们希望能够首先实现设计上的一体化,现已完成有10余个相关的实践项目,如重庆龙湖长滩原麓社区中心、重庆华宇御临府艺术中心、鄢陵建业君邻大院时光馆、福州首开国仕府汤屋、福州龙湖云峰原著展示中心,等等。第二,成执的建筑设计团队将会与隽执的木结构专家进行合作,实现建造上的一体化。





AP

请问成执设计与隽执科技之间的合作模式是怎样的?


李杰:

两者之间,并非传统意义上一方负责前端、一方负责后端的分工合作,而是交叉进行的。虽然成执是一支具有独立设计能力的完整队伍,但是由于从事木结构设计需要一定的专业性,所以隽执在一开始就会参与到木结构项目中,为团队提供从深化设计到建造的全程支持。特别是在创意阶段,隽执的设计师便会引入现有的木结构规范要求,以及他们对于设计的不同理解、对结构方面的想法思路,使大家的想法在前端就进行碰撞。


同理,我认为所有的建筑师都不应从空中楼阁的创意入手,而应在前期就带着对后端的建造思维去做设计,在落地技术的坚实支撑下,再去展开具有想象力的思考

重庆大地国际生命科学园咖啡厅木结构设计

© 三棱镜建筑摄影





AP

能否与我们分享您从设计师到管理者这一身份转变背后的心路历程,以及您现在对建筑设计这个行业产生了哪些新的理解?


李杰:

我会更多从行业的现状和发展出发,思考建筑师未来的生存空间。我相信未来的建筑设计行业一定会出现翻天覆地的变化。比如人工智能、智能建造等类似的新技术投入使用之后,我们作为建筑师能做什么?这是我常常思索的问题。之所以需要在当下作出这样的思考,是为了在这样的可能性到来之前提前做好更多的准备。一个建筑师想要在未来的市场上生存,一定要拥有越来越强的综合能力、足够的判断力和对于未来发展的定位能力。


我从来不会把建筑设计当作单纯的图纸或者效果的表达来看待,所以当我们在研究BIM技术以及木结构建筑的时候,背后始终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逻辑,就是建筑的产业化。我们预测它将成为行业内非常重要的趋势,同时希望能够参与、甚至推动国内木结构建筑产业化的发展。





AP

您曾提及对现代建筑“真实性”的关注,请问如何解读这一概念?


李杰:

我们读书的时候,国内正好处在现代主义建筑发展的起步阶段,也是国际上现代主义建筑甚为流行且大师辈出的时期。我的建筑观深受其影响,认为技术是对于未来整个行业非常重要的支撑,“更省、更快、更好”的设计真正地推动着社会的发展。


建筑的“真实性”,我认为即是能够真实地反映出时代的技术。从建筑本身来讲,空间与结构的美学,以及内部和外部的统一,共同构成了我们建筑哲学的一个部分。这样的设计理念在我们的多个实践项目中呈现出来,传递出建筑在不同地域、不同功能下的真实性表达。

宜宾白兰美学馆 © 存在建筑


其实我理想中的建筑,更像是如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所述的具有机器美学的产物。在这里,社会需求的优先级被置于建筑师个人的审美倾向和表达意图之前,建筑不需要被贴上很强烈的个人标签。因为如果仅仅是从纯形式化的层面来思考,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如果一个设计没有以社会大多数人的理解和需求为出发点,而花费特别高的成本和代价来实现,我认为是“反社会”的。


当然,不可否认一些项目对建筑形式感的追求和突破,在某些层面上极大地提升了建筑产业的建造能力,给建筑设计师拓开了很多新视野。我更加关注的仍然是项目的落地性,它不只在于最后通过怎样的方式把建筑造出来,更加在于建造过程中如何进行控制、统筹,以及与各方进行对接。





AP

数字木构、智能建造等技术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在现代木结构建筑上。在技术突飞猛进的同时,木结构的艺术性、人文性是否也得到兼顾和发展?过去人们更容易将木结构与传统建筑、传统文化联系起来,如何去突破这种认知?


李杰:

技术与艺术一定不是对立的,凸显技术的建筑中也会藏有艺术的表达。例如,我所设计的大部分建筑,外在形式都非常简洁,但是内在总会有某处灵活的、富有动感的空间,它代表着设计中非常感性的部分。与此同时,我认同文化是多元的,这一点不应该随着技术的发展被取代。


相反,一些项目对建筑节点和建造技术等层面缺乏关注,无论具有多高的艺术和人文价值,其落地效果都会大打折扣。所以,建筑首先在技术实施层面上一定是好的、美的。否则在落成之后,任何的养护、维修、更换都需要大量的付出,实在非常可惜。


传统意义上的木结构建筑也需要在新的技术发展下具有新的表现。比如我们做重庆长滩龙湖原麓社区中心(以下简称“长滩原麓”)项目的时候,在运用现代技术和材料的同时,融入了很多中式的设计想法。传统文化在现代语境下发生转化,并体现在空间、院落、景观、视线设计等方面。

重庆龙湖长滩原麓社区中心 © 存在建筑





AP

“木构”二字承载的不仅是材料本身,更是它复杂的结构体系。请问贵司是否关注对木构建筑结构与构造的创新,能否举例说明?


李杰:

我们对于这方面非常关注。任何建筑如果想要具有完善的功能性,都必须处理结构和构造上的问题。我觉得这既是对建筑师的一个基本要求,也是建筑中技术与美的一种结合。在各项问题都得以顺利解决的基础上,我们还希望木结构建筑能够更好地回应气候和环境,建立起内部与外部空间的联系。


比如,木材有个比较重要的特点,就是当直接暴露在风雨中的时候,它的耐久性容易出问题。针对这个问题,我们通常会在木结构之外,包裹一层模块化的铝板类材料。这样既能够在建造中达到快速复制的效果,又能够使建筑未来的维护更新变得轻松。如果木结构出现在建筑的外边界处,我们则会采用屋顶挑檐的遮挡方式和技术,使木材能够在更长的时间内维持较新的状态。这些都是我们在实施过程中所积攒下来的技术与经验。

武汉城建·花山印象 © 此间建筑摄影


此外,为了追求具有时代感的建筑形式,成执还进行了对流线型木结构设计的尝试。如在武汉城建·花山印象和宜宾白兰美学馆项目中,我们一方面克服了结构上的挑战,另一方面实现了空间变化、立面变化与结构变化的紧密联系。





AP

木结构建筑多落址于乡村,并能够很好地融入乡村的自然环境之中。为什么木结构在我国的城市中非常少见,木构建筑与城市环境之间该如何更好地建立联系?


李杰:

这说明两个问题。一是社会对木结构的认识普遍不足,因为“木结构都是在乡村”本身就是一个不合理的习惯性认知;二是现有的规范尚未完善,很多如防火、建造等规范并不支持木结构在国内的规模性发展。


目前木结构在国内无法用来建造高层建筑,同时对于较为复杂的功能性建筑有面积的限制,这是很现实的事情。例如,3层以上的复合型商业建筑是不允许使用木结构的。一旦突破规范,还会有一系列的验收、销售、客户接受程度等问题。从这一点来讲,乡村确实是比较契合木结构建筑发展的环境。


但是从另一角度而言,新型的木结构技术相继出现,木结构建筑的适应性已经变得越来越广泛。在未来,如果我国的一些技术规范能够与国际接轨,木结构的产业化发展会非常可期。我认为木结构的实践与应用并没有地域边界,它在整个城市环境中都具有很大的可能性,希望在短期内,国内的城市中也能出现一些具有实验性的多、高层建筑。尤其是在城市更新的大背景下,未来的建筑很有可能会面临被回收和拆除的情况,彼时木结构的优势会非常明显。

武汉城建 · 花山印象 © 存在建筑





AP

我国木结构建筑的发展有哪些动力和阻力?您在参与实践项目的过程中是否有切身体会?请举例说明。


李杰:

三大结构体系(混凝土、钢结构、木结构)中,木结构是最接近自然的建造方式。木材与人的连接和温暖的质感是其他材料难以替代的,也是其本身的材料特性所在。此外,在很多不容易到达的场所,如地形复杂的山地等,木结构相比于混凝土和钢结构有着更强的环境适应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觉得这是木结构本身在其发展上的优势和动力。


最大的阻力仍是上述提到的认知问题。大家对它的认识尚处于非常初步的阶段,这也给销售端带来一定的困难——我们跟很多开发商谈及木结构建筑,开发商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木结构的防火性能怎么样,第二是防不防白蚁,第三是能不能验收。因此,我们在做早期项目的时候,跟开发商的沟通基本是以教学式为主。先要把木结构建筑该怎么做,当前规范是什么样,预计成本是多少,最后怎么去验收,如何跟政府沟通等层面全部都讲一遍,对方才有可能提出先试一试的想法。

武汉城建 · 花山印象 © 存在建筑

重庆龙湖长滩原麓社区中心 © 存在建筑


在长滩原麓项目完成后,大约有上百组开发商专门前去考察,大家才发现原来还能以这样的方式来做木结构建筑。以售楼处类型的建筑为例,木结构不仅能够发挥其工期短、造价低等综合性优势,还擅长营造富有体验性和表现力的空间


我觉得有更多类似的实践案例之后,市场环境自然会变得不一样。这两年可以明显看到木结构建筑越来越多,很多项目已经不再采用过去与甲方沟通的模式。比如甲方开始自发地提出对木结构建筑的设想,向我们咨询以怎样的方式来执行。从意识上来讲,我觉得已经跨出了很重要的一步。





AP

正如您所说的,社会对木结构建筑的接受程度越来越高。同时,我们关注到国际上木结构已经在建筑类型、建筑规模、建筑高度等层面均有突破,请问您认为我国在木结构的应用上有哪些拓宽的可能性?您对我国木结构的建筑的发展有哪些愿景?


李杰: 

功能上讲,公共建筑是木结构建筑一个重要的拓展方向。首先,放开办公、商业等建筑类型的相关规范,使得木结构建筑向更高、更大的方向发展成为可能。此类公共建筑项目大多是政府性或者国企类的投资,能够更加有力地支撑木结构在国内的发展。其次,对于我们公司来说,产业园、度假型酒店等类型的建筑也将成为开发木结构的重点之一。至于居住类建筑,我觉得更多的是跟市场有关。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低、多层住宅上,木结构很有可能会出现批量化生产的趋势。


规范上讲,我国对于单层的木结构建筑,如大型体育场馆等公共建筑,没有体量上的限制;对于其他建筑,一般楼层数不超过3层,建筑高度不超过24m;轻木结构建筑最高为7层,但是要求下面的3—4层以混凝土为基础,木结构只能作为混合结构的一部分。由于以上的诸多限制,木结构在中国的占比不到1%,但是在可以预期的未来,随着人们对木结构建筑认知的改变以及相关规范的调整,我认为5—10%的占比是有可能实现的。相信在中长期的时间段内,国内的木结构还是能得到长足的发展。



除特别标注外,本文图片均由 成执设计 提供


新媒体编辑 / 黄心怡

视觉 / 🌵Greg



© 建筑实践    

欢迎联系转发,禁止在未授权时以《建筑实践》编辑版本转载。


-新刊推荐-


-相关阅读-












修改于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建筑实践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